职 务:小编
职 称:
电子邮箱:院士领军人才全覆盖
科研方向: 发展有平台。引导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在全国率先开展省重点实验室积分制绩效评价改革,把青年科技人才结构比例纳入省重点实验室优
发展有平台。引导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大力培养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在全国率先开展省重点实验室积分制绩效评价改革,把青年科技人才结构比例纳入省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条件要求以及绩效评价指标。优化重组后的172家省重点实验室中,青年科技人才占比53.65%。构建完善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先后举办4期★★◆★“庐山对线期“海外人才江西行◆◆◆”、14期“海智惠赣鄱”活动,积极搭建青年科技人才接轨国际■◆、接轨科技前沿的交流合作平台★◆★★■■。(全媒体记者陈旻)
起步有保障,助力走好科研★■◆“第一步”★■★。省科技厅会同省财政厅启动实施职业早期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专项,对22所省属高校、科研院所新入职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岗位的博士毕业生★★■★■★,在5年内给予每人20万元非竞争性■★◆★、自由探索类科研经费支持。赋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大科研自主权★◆■★◆,允许他们在项目实施期内自主调整研究任务不超过3次,助力他们选准科研方向、明确科研目标,走好科研“第一步”★◆。对项目资助期满后综合绩效评价为“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纳入“白名单★★◆■”接续培养■◆■。
成长有通道。我省着力建立健全“青年人才-领军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梯次引育体系。优化实施◆■■★◆■“赣鄱俊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类项目,覆盖学术类、技术类◆★★、产学研类不同类型。近年来立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比例稳定在60%以上。加大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培育力度,2人获“国家卓越工程师★■◆◆”表彰。在科技人才评价上,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引导人才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通过有关科技计划项目的引育,已有5人成长为院士★★★★★,36人成长为国家级人才。
担纲有机会★■◆,完善全链条资助体系★★。在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中■★★■★◆,积极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担纲领衔机会★★★★◆■。基础研究方面■★◆■◆,加大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由青年科技人才牵头负责的比例,从2020年的52%提升至2024年的79%★★■★■。应用研究方面,启动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2023年起在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单设青年科学家项目,近两年青年科学家项目占比21◆★■■★.55%◆■;青年科技人才牵头负责的重点研发计划比例达45.78%。为激励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攻关中挑大梁、当主角,2024年在省科学技术奖励中增设青年奖。
近日,记者从江西省科技厅举办的“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构建对青年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全周期支持体系,让青年科技人才起步有保障、担纲有机会、成长有通道、发展有平台。